首页
1
最新消息
2
活动
3
20121213 黄日灿看并购:晶电+光宝 照亮LED产业 4
https://www.ilcd.com.tw/ 国际液晶有限公司
国际液晶有限公司 814 高雄市左营区大顺一路260号3F~6
MicroDisplay微显示时代来临20250401 公关部Apple 2023 6/6 WWDC发布采用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 mOLEDoSi暨Spatial Computing、Apple 2024 2月 Vision Pro MR上市交货,造成2024~2025/1Q AR.MR.XR 百花齐放,新产品采用mOLEDoSi对标Apple.除了Sony SS出货创高业绩成长,更激发大陆国家投入mOLEDoSi,如熙泰智能,视涯科技,BOE等。熙泰已经在安徽芜湖的支持下投入60亿180K.月产能,分成3-Phase各6K,目前Phase I 6K顺利量产。3/21四川南充基地开工暨3/6新闻揭露四川绵阳基地投资;熙泰目前是12" Wafer line领先於大陆各厂,并且战略暨策略清晰、节奏展开、客户也主动掌握。Meta 2022推动Meterverse、2023 Apple MR、2024 MicroDisplay在穿戴眼镜上地位确立.TFT-LCD在OLED暨mOLED的浪袭,从大尺寸TV、DT MNTR、N、BPadS、P等,逐步应用取代.2024~2033这十年的取代效应开,也是AI&5G的成熟到位助力。熙泰科技南充12英寸Micro OLED产线开工2025-03-24 LED Inside 编辑熙泰科技公众号消息,3月21日上午,熙泰科技南充半导体微显示产业园项目在嘉陵区开工。熙泰科技南充半导体微显示产业园项目占地面积125亩,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重点建设熙泰科技第二条12英寸硅基OLED产线,主要从事硅基OLED微显示器件生产。该项目采用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生产设备及软件系统,集成AI质检等先进技术,建成了半导体微显示制造基地。随着项目的落地建设,可加快带动南充市新型微显示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快速发展,集聚行业管理、技术人才,进一步优化本地区产业结构,促进南充半导体微显示产业聚链集群发展。据悉,项目计划在2025年底实现主体完工,2026年底试生产,2027年3月实现量产。资料显示,熙泰科技聚焦穿戴XR的近眼显示核心部件Micro-OLED的研发与产业化,已申请专利超过470件,其中发明占比超过60%。目前,熙泰科技拥有“8+12英寸”两条产线,其中12英寸产线是全球最先进的产线。南充半导体微显示产业园的开工,将启动熙泰科技第二条12英寸产线建设,是2030年实现熙泰半导体微显示产业领先企业的关键措施。值得注意的是,除熙泰科技项目开工外,在本月,睿显科技总投资30亿元的Micro OLED产线则签约落户长沙,项目计划通过“8 + 12英寸”双线布局覆盖全系列硅基OLED微型显示产品,满足更多AR/VR/XR场景和客户的需求。LEDinside整理&公关部引用 20250401 https://www.ilcd.com.tw/hot_512208.html 20250401 MicroDisplay 微显示时代来临 2025-03-25 2026-03-25
国际液晶有限公司 814 高雄市左营区大顺一路260号3F~6 https://www.ilcd.com.tw/hot_512208.html
国际液晶有限公司 814 高雄市左营区大顺一路260号3F~6 https://www.ilcd.com.tw/hot_512208.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3-25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ilcd.com.tw/hot_512208.html

黄日灿看并购:晶电+光宝 照亮LED产业经济日报 2012.12.13

 

(作者是美国哈佛大学法学博士,众达国际法律事务所主持律师,著有《黄日灿看并购》。本文仅为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事务所立场。)

<本社iLCD本於专业及长期经营LED的务实宗旨,仍然提醒看到本网站的朋友,能分清楚行销语言或广告语言,甚至是股市语言20121213>

晶元光电成立於1996年,是在工研院光电所协助催生下,由光宝、亿光、华兴、鼎元及佰鸿等公司合资创设,主要生产发光二极体(LED)的磊晶片及晶粒,属於LED产业的上中游领域,产出的晶粒交由下游封装后,就能依市场需求制成各种应用产品。

晶电向来专注於水平扩张,於2003年合并晶茂半导体,2005年底合并国联光电,2007年合并元砷光电及连勇科技,跃为世界首屈一指的磊晶片及晶粒龙头厂商,与其他LED磊晶大厂多进行上中下游垂直整合的策略有别。由於晶电不直接介入下游产业与客户竞争,因此经常成为下游厂商寻找合作伙伴时的首选。
光宝科技前身为成立於1975年的光宝电子,历史悠久,是台湾第1家电子公司,早年即到东南亚设厂,是国内投入LED产业的先驱。光宝电子於2002年与旗下旭丽、致福及源兴科技等子公司合并,以源兴科技为存续公司并改名为光宝科技,跨足产业领域广泛,四大核心事业为LED、电源供应器、机壳及影像产品。
打造双重利基
LED产业方面,光宝以下游封装起家,但积极往中上游发展布局,寻求建立完整的垂直供应链。早於1983年光宝就成立光磊电子从事中游的晶粒生产,1996年时又参与合资创设晶电,涵盖LED上中游磊晶片及晶粒。
在下游产品方面,光宝也是继亿光之后第2家取得德国科技领导厂商欧司朗白光LED授权的台湾厂商,2007年更入股拥有美国LED号志灯市占率逾30%的光林电子,卡位LED号志及路灯市场,努力耕耘LED照明领域,在中国市场也成功打入「十城万盏」的LED路灯计画。
2011年时,中国展开「十二五」计画,大力奖励节能环保产业,LED因具有高效、节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被视为重点扶植的产业之一。
江苏省常州市政府就积极引进LED磊晶技术,对有意於常州设厂者提供补助,包括机台进口完全免税,吸收了不少台商前来投资。
20119月,有鉴於下游封装大厂光宝业已入驻常州,而当地政府提供的补助也相当优惠,在考量成本结构及产业整合的双重利基后,晶电决定与光宝及大陆彩电业者康佳共同投资1.2亿美元,在常州设立晶品光电,由晶电持股60%居主导地位,光宝持股30%,而康佳则持股10%。晶品常州厂可望成为晶电在中国最大的生产基地。
依原先规画,晶品常州厂将采三方分工合作的模式,晶电主导生产及技术,产出的晶粒供应光宝,让光宝弹药充足可以积极抢攻大陆LED照明市场大饼,康佳则可由晶品满足其LED电视背光源的需求,而晶品有了光宝和康佳两大客户也有利於常州厂维持产能满载的状态。至於就地供应所节省的运输时间及费用,更使三方都能分享一定的成本优势,可谓互惠互利,各得其所。
不料,受到全球景气低迷影响,康佳在晶品开幕不到半年就突然缩手退出晶品,其10%持股转由晶电承接。晶电表示康佳退出不会影响晶品的营运进度,一切仍依原定计画及市场需求继续推展。
力抗景气低谷
201111月,晶电先与亚洲最大的节能灯厂商阳光照明签订战略协议,接著又与另一中国大厂雷士照明合作,将来这两大公司预计都会采用晶电的LED照相晶片,让晶电在LED照明的比重可望从20%成长到30%
约在同时,光宝也於20121月与全球6家照明大厂签订策略联盟合约,将由光宝供应LED照明光源及模组,而主要生产基地可能就是光宝与晶品的常州厂。
晶电最近不但与光宝结盟创设晶品,也与联电携手在山东合资成立冠诠LED厂,更和阳光照明及雷士照明两家中国大厂签订战略协议。
晶电频频出招,与以往被动等待下游封装厂下单的模式似有重大改变,是否代表晶电未来会更加主动出击争取与封装厂共同开发客户产品,是否代表晶电开始策略转向从上中游水平扩充迈入上中下游垂直整合,有待持续观察。
其实,面对近年来市场的剧烈变化,LED产业何去何从,业者看法相当分歧,可说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有如八仙过海,各展神通。较有共识的是,不管水平或垂直,LED产业必须持续展开整合,才能降低成本,提升品质,增强竞争力,在度过目前供过於求的低谷后,才有劲道迎接未来预期的需求高峰
(2012.12.13本社公关部)

上一个 回列表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