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最新消息
2
活動
3
20110628 奇美鴻海股東會 評兩岸面板競爭力 4
https://www.ilcd.com.tw/ 國際液晶有限公司
國際液晶有限公司 814 高雄市左營區大順一路260號3F~6
MicroDisplay微顯示時代來臨20250401 公關部Apple 2023 6/6 WWDC發佈採用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 mOLEDoSi暨Spatial Computing、Apple 2024 2月 Vision Pro MR上市交貨,造成2024~2025/1Q AR.MR.XR 百花齊放,新產品採用mOLEDoSi對標Apple.除了Sony SS出貨創高業績成長,更激發大陸國家投入mOLEDoSi,如熙泰智能,視涯科技,BOE等。熙泰已經在安徽蕪湖的支持下投入60億180K.月產能,分成3-Phase各6K,目前Phase I 6K順利量產。3/21四川南充基地開工暨3/6新聞揭露四川綿陽基地投資;熙泰目前是12" Wafer line領先於大陸各廠,並且戰略暨策略清晰、節奏展開、客戶也主動掌握。Meta 2022推動Meterverse、2023 Apple MR、2024 MicroDisplay在穿戴眼鏡上地位確立.TFT-LCD在OLED暨mOLED的浪襲,從大尺寸TV、DT MNTR、N、BPadS、P等,逐步應用取代.2024~2033這十年的取代效應開,也是AI&5G的成熟到位助力。熙泰科技南充12英寸Micro OLED产线开工2025-03-24 LED Inside 编辑熙泰科技公众号消息,3月21日上午,熙泰科技南充半导体微显示产业园项目在嘉陵区开工。熙泰科技南充半导体微显示产业园项目占地面积125亩,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重点建设熙泰科技第二条12英寸硅基OLED产线,主要从事硅基OLED微显示器件生产。该项目采用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生产设备及软件系统,集成AI质检等先进技术,建成了半导体微显示制造基地。随着项目的落地建设,可加快带动南充市新型微显示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快速发展,集聚行业管理、技术人才,进一步优化本地区产业结构,促进南充半导体微显示产业聚链集群发展。据悉,项目计划在2025年底实现主体完工,2026年底试生产,2027年3月实现量产。资料显示,熙泰科技聚焦穿戴XR的近眼显示核心部件Micro-OLED的研发与产业化,已申请专利超过470件,其中发明占比超过60%。目前,熙泰科技拥有“8+12英寸”两条产线,其中12英寸产线是全球最先进的产线。南充半导体微显示产业园的开工,将启动熙泰科技第二条12英寸产线建设,是2030年实现熙泰半导体微显示产业领先企业的关键措施。值得注意的是,除熙泰科技项目开工外,在本月,睿显科技总投资30亿元的Micro OLED产线则签约落户长沙,项目计划通过“8 + 12英寸”双线布局覆盖全系列硅基OLED微型显示产品,满足更多AR/VR/XR场景和客户的需求。LEDinside整理&公關部引用 20250401 https://www.ilcd.com.tw/hot_512208.html 20250401 MicroDisplay 微顯示時代來臨 2025-03-25 2026-03-25
國際液晶有限公司 814 高雄市左營區大順一路260號3F~6 https://www.ilcd.com.tw/hot_512208.html
國際液晶有限公司 814 高雄市左營區大順一路260號3F~6 https://www.ilcd.com.tw/hot_512208.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3-25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ilcd.com.tw/hot_512208.html

面板廠合縱連橫 大陸業者參與不足恐面臨挑戰 2011/06/28

據陸媒報導,大陸面板產業動力銳減,促使面板業者祭出合縱連橫策略,新營運模式BMS也應運而生,大陸本土業者參與不足,恐將面臨挑戰。
2010年起液晶面板成長率驟減,市場增幅僅達10~20%,促使業者轉移焦點。例如友達、夏普選擇和解,為10年專利訴訟畫下句點。台、日國際面板大廠間技術授權、交叉投資消息頻仍。業者策略合作更時有所聞。
例如華星光電便為TCL、深超科技、三星電子(Samsung)合資企業;蘇州三星電子液晶顯示科技則有TCL、三星、蘇州工業園聯合助力;夏普(Sharp)亦是攜手中電熊貓設立6代線;創維則與LG Display成立次世代液晶面板專案。京東方總裁陳炎順便以戰國時代形容企業合縱連橫。
此外BMS營運模式雛型亦現。BMS整合背光、模組、系統,將替代既有的背光模組MIB模式。面板業者完成Cell面板半成品後,便交付下游組裝,進而節省零部件、包裝時間,提升組裝效率。法人相信,友達整併達運、景智,便確立了BMS模式。夏普、Sony亦有可能跟進。BMS新營運模式不僅適用電視液晶面板,亦可切入筆記型電腦(NB)市場。
當前國際大廠積極前往大陸投資,然而大陸業者在策略結盟方面參與仍顯不足,爾後恐將面臨挑戰。大陸業者當前各有各的煩惱,例如京東方因折舊費用,連數季虧損,業者數度增資已引發質疑;即便是華星光電有三星支撐,然南韓業者對技術移轉態度謹慎;龍騰光電受限資金,無力推進次世代面板;中電熊貓雖有6代線,然製程技術較舊,若擬擴產,將需面對鉅額成本壓力。
陳炎順指出,三星、LG Display等業者固然重視大陸地區,然由於南韓業者在大陸同時擬建次世代與OLED產線,因此同一時間背負極高的資金壓力,即便投資大陸面板產線獲批,動工進度卻一再推遲,至於日本業者的大陸投資能力則更低。 

大陸面板業者利多頻傳 背後問題重重

2010年大陸電視市場規模達到4,080億元,銷售量達1.15億台,全球產量比重業已揚升至48%,儼然是產業未來的發展重點,面對國際業者進軍本土市場,大陸業者積極打造次世代面板產線,然市場在憂心面板產能過剩之餘,亦擔憂大陸業者技術仍將落於人後。
據陸媒報導,2009年電視業者競相打造面板產線,當前京東方於合肥建有6代線,在北京則設8.5代線;中國熊貓攜手夏普(Sharp)於南京打造6代線;華星光電8.5代線則設於深圳;三星蘇州7.5代線業已動工;再加上已獲批的LG Display廣州8.5代線,位於審批階段的龍飛光電昆山8.5代線,大陸次世代液晶面板格局已相當鮮明。
只是在市場與地方政策雙雙推動之下,大陸業者液晶面板投資略顯盲目,布局亦顯躁進,恐導致日後液晶面板大而不精、產程提升品質滑落等問題叢生。畢竟液晶面板仍以台、日、韓為主流,大陸業者則有待加強。
據報導,京東方6代線、8.5代線、中電熊貓6代線皆已投產,2011年華星光電8.5代線亦擬啟動,然而業者產出卻未必能搆得上目前標準,更遑論達到爾後的高階技術要求,空有大量產出卻恐銷售無門。
例如中國熊貓與夏普(Sharp)合作打造的6代線,雖於近期方投產,然因產線設計屬於夏普最早的6代線,製程技術與市場競爭同業難以相容,未來無論是要提高產能,還是維修,恐將所費不貲。

大陸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直言,夏普、三星皆在大陸以外地區布局10代線,即便三星蘇州7.5代線3年後順利投產,然因時間、技術雙雙落後,業者需考慮可能發生的求售無門困境。
至於華星光電有TCL為推手,獲得12.8億美元資金貸款,更匯集各方人才,然核心技術問題、產品良率仍有待解決。此外還需將當前市場HD3D等規格需求納入考量。尤有甚者,華星光電股東TCL近年業績慘澹,仰賴政府人民幣10億元補助,方得以擺脫窘境,現背負高額貸款利息,華星光電的沈重壓力更是不言而喻。
至於京東方,雖然該業者負債比率約維持在44%,然因6代線、8.5代線已相繼投產,折舊費用一舉由30億元提升至50億元,若產能無處宣洩,或是產業景氣不佳,將對業者造成莫大負荷。

本社評論:
     今天是重要日子,新奇美電整合不善;奇美集團與鴻海集團參加今天股東會,全球引領期待.
     另外,大陸不斷投資新世代液晶面板廠,經營經驗,人才,技術,專利,策略合縱聯盟不足,不只今年下半就爛殤市場,更會讓自己大幅虧損;三年後更變成中國的投資毒瘤,無人能收拾的國殤.
      所幸,全球液晶,源自日本液晶產業之先;承展台灣產業之十年黃金時期;並協助台灣STN 四小龍之轉型成功經驗;擁有豐富液晶產業之智庫及人才.將來勢必可運用此20年豐富經驗,協助中國解決及轉型.
(本社研究部20110628)

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