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最新消息
2
活动
3
20110801 从面板业者经营看寡占市场的迷思 4
https://www.ilcd.com.tw/ 国际液晶有限公司
国际液晶有限公司 814 高雄市左营区大顺一路260号3F~6
Display产业 日本JDI暨台湾双虎的蜕变本社研究部2025 9/6    本社对面板及光电、半导体的长期经营,特别在光电超过30年;对世界的光电眼球产业,有一定的影响力及深度观察。       日台的产业与政府角色、社会的现象发展,非常的类似与接近;同时强烈且直接受大陆的政策及产业影响,而且还有一个韩国在冷眼渔利日台。      不过台日韩都停止了大金额投资与新技术布局,只维持利基的强化,在m&mLED的部分。JDI-AUO-INLX营收的蒸发、单价降低,应用成熟、转向收敛,台湾政府、关税不力,中韩集中应付台厂下一棋。     所以本社产业首席顾问给台厂建议没变。(2022/下~2026/下 都维持一律的看法与建议,请看过去的最新消息) JDI并在2025 5/15日宣布,将在全球进行裁员措施,其中日本国内将藉由招募自愿离职等措施裁撤约1,500人。上述招募措施将在6月16日-8月25日期间实施,预定离职日为7月31日以后,对象为日本国内所有据点的正职员工以及契约员工。截至2025年3月底,JDI日本员工人数为2,639人,此次的裁员比重高达近6成。 JDI表示,藉由裁员、茂原工厂停产、以及将生产集中至石川工厂等措施,目标在2026年度让本业(合并营益)转盈。 JDI会长兼CEO Scott Callon将为业绩不振负起责任、将在6月1日引咎辞职,由生产本部采购统括部部长明间纯接任社长兼CEO。Scott Callon 15日透露,海外也考虑以和日本国内同程度的比重进行裁员。 JDI并表示,计划在2025年10月1日将车载面板相关事业分拆出去、设立子公司「AutoTech」,期望藉此能更易於从外部筹措资金、寻求和其他公司合作。 友达7月营收减少4.5%,创近九个月新低2025-08-09 07:10近日,友达(2409)宣布其7月合并营收为209.22亿元,较上月减少4.55%,较去年同期下降15.85%,达到近九个月来的低点。这一数据显示出友达目前在市场上的挑战,尤其是在面对竞争对手群创(3481)营收双增长的背景下。 友达7月营收下滑的背景 友达7月的营收表现不如预期,与群创的成长形成鲜明对比。群创7月合并营收达到192.64亿元,月增4.07%,年增9.13%,而友达则面临月减4.55%和年减15.85%的压力。友达今年前七月的累计营收为1622.61亿元,年增率仅有2.3%,这反映出友达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挑战。这一营收数据的下滑可能与全球面板需求疲弱和价格压力有关,进一步影响了公司的财务表现。 市场对友达营收下滑的反应 在友达公布最新营收数据后,市场对其股价和交易量的反应值得关注。尽管目前尚未有具体股价变动数据,但投资者对於友达未来的营运策略和市场定位可能会持观望态度。法人机构可能会重新评估对友达的投资策略,考虑到目前的营收表现以及未来市场需求的变化。 未来关注的关键指标 展望未来,友达需要密切关注全球面板市场的需求变化和价格走势,这将直接影响其营收和利润。此外,友达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多样化方面的进展也将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未来几个季度的财报和市场策略将成为评估友达能否逆转当前营收下滑趋势的重要指标。 群创7月合并营收创16个月新高,月增4.07%,年增9.13%2025-08-09 07:38 近日,群创(3481)公布了最新的7月合并营收数据,显示其营收达到192.64亿元,创下16个月来的新高。这一数字不仅较上个月增长了4.07%,还较去年同期增长了9.13%,显示出其在市场中的强劲表现。相较之下,竞争对手友达(2409)则面临营收下滑的挑战。 群创营收持续增长,累计前七月 年增5.14% 群创在今年前七个月的累计营收达到1314.28亿元,年增率达到5.14%。这一增长势头显示出群创在面板市场中的稳定发展能力,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群创的营收增长主要得益於其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上的积极应对。 市场反应与竞争对手状况 在群创公布其强劲的营收表现后,市场对该公司的信心有所提升,这也反映在其股价的表现上。与此同时,友达的营收数据则显示出其在市场中的挑战,7月合并营收为209.22亿元,月减4.55%,年减15.85%。这一表现差异强调了群创在市场竞争中的相对优势。 未来观察重点 展望未来,群创需要持续关注全球市场需求变化以及技术创新带来的机会。特别是在面板技术快速演进的背景下,群创如何保持其技术领先地位将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此外,市场对群创未来营收增长的预期也将影响其股价走势。(本社研究部20250906) https://www.ilcd.com.tw/hot_522388.html 20250906 Display产业日本JDI暨台湾双虎的蜕变 2025-09-06 2026-09-06
国际液晶有限公司 814 高雄市左营区大顺一路260号3F~6 https://www.ilcd.com.tw/hot_522388.html
国际液晶有限公司 814 高雄市左营区大顺一路260号3F~6 https://www.ilcd.com.tw/hot_522388.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9-06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ilcd.com.tw/hot_522388.html

从面板业者经营看寡占市场的迷思2011/08/01  电子时报

从学理角度讨论,一般认为,不同於独占或寡占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里,因为厂家的进入与退出障碍均较低,如此透过自由进出市场的调节机制,以长期的观点来看,将可让厂家的竞争维持均衡,然由於完全竞争市场里头业者间的商品同质性高,利润空间也因市场的完全竞争而无法有暴利出现。
反观寡占市场的发展,相较於完全竞争市场,由於此市场当中的玩家有限,仅管商品属性偏向同质寡占,但在寡占市场里头,业者透过产出量减少造成的供需失衡,泰半可引领产品售价因此走扬,并让业者享有赚取较高额利润的机会;同时寡占市场中业者因成本、规模经济等进入障碍高筑,可让业者长期享有较好的利润。
也因此,对於独占或寡占市场,在公平性上较易引发市场的讨论、限制与规范,如日前针对微软(Microsoft)、大型企业的购并的反托拉斯讨论等均是。然回头看近年面板与DRAM产业的发展,仅管市场玩家有限,属性偏向寡占市场,但当中业者的发展性与获利性,却与一般所认知的寡占市场发展大相迳庭,尤其面板业者近年动辄单季出现近百亿元的亏损幅度,更令人咋舌。而当中问题与差异为何?有何解决方法?以下试图分述之。

寡占市场的特性
寡占市场当中,不论属性为同质或异质寡占,当中的业者透过特许(如电信执照的标案与法规限制)、资本密集、技术密集、规模经济引发的成本优势等利基支撑,是让寡占市场更加寡占、进入门槛提高,寡占情况持续维持的主因。
以面板产业为例,其次世代面板产线投资动辄近千亿台币,为资本与技术密集产业,经过近10余年的市场争夺、整并与淘汰,是成就今日面板产业走向寡占市场的主因。
而在寡占市场当中,业者间的竞合,可以共谋、赛局理论(game theory)等方式剖析。当中的共谋,主要指由於此市场当中的厂商家数较少,因此业者可透过协议、联合订价、议价等方式来获取最大利益。或者,透过联盟等组织成立,协调此寡占市场当中的商品产出量与价格,也可让寡占市场当中的业者,享有较大的利润空间。诸如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等成立均是。
然而,不论共谋、成立联盟方式等方式,往往也因所属厂家私底下的盘算或其他利益考量,而让相关协议出现无法如期运作的状况,因此,赛局理论即是讨论业者间的相互猜测与攻防。
面板产业历经近10余年的蓬勃发展,迄今业者间的竞争,已由规模经济竞争转由股东权益的提高与获利维持的竞赛。业者的家数也由早期日、韩、台群雄并起的局面,转为韩、台业者寡占的情况。
对面板产业来说,其市场价格仍脱离不了供需范畴,取决於业者的生产量与市场的需求量的总和比较,价格非单一厂商所能决定,如此,估算自家与竞争对手的产能扩充规画,以及精准预估市场需求,做为扩充规画的考量,成为业者重要的策略与必备的能耐。当然,落实管理、讲求速度、成本、研发等,也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面板产业与寡占的落差
而仅管面板属性偏向寡占,但以台面板产业发展为例,除兆元产值规模形成来自兆元的投资,投资报酬率相对低落外,其进入寡占市场,享受寡占所带来的利润性,却远不及受到的压迫性来得大。
粗略统计,2008年迄今,台湾面板产业先后受到北美次级房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海啸风暴、北美与欧盟先后对业者祭出的价格联合垄断罚锾、欧洲债信危机、欧美景气疲弱等因素影响,让亏损已成家常便饭。
单单2008年第4季,台、韩面板厂亏损加总就超过新台币千亿元;2009年上半年,台湾4大面板厂合季亏损就达近838亿元,整体2009年亏损同样超过千亿元的水准;而2010年虽然情况有所改善,台4大面板厂合计约出现近新台币百亿元的获利,但2011年上半年台面板厂的获利情况再次跌落深渊,合计亏损超过500亿元,且第3季预估仍将难逃亏损。
面板厂赔多赚少,无法因达到寡占市场当中的「均衡」,其冲突性原因为何?归纳下列几点分述之。
1业者间的技术落差缩小,追赶速度加快是不可忽略的议题。过往,技术先行者透过创新与差异性的产品先期导入市场,往往可享有一段较为丰厚的获利期,但随著业者间的技术落差缩小,同质产品快速跟进,让先行者庞大的研发投资费用回收性的风险增加,且寡占市场中业者能耐相当,为快速扩大市占,往往让同业的竞争更为恶质。
2科技产业的商业模式导致产业经营者的迷思也不可忽视。科技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价格崩跌快速,加上业者竞价抢单情况严重,让科技产业从属业者利润日趋微薄。也因此,在产业龙头才能出现获利、其次损平、第3亏损的经营迷思下,业者进行新产能扩充与规画时,往往超出实际需求预估许多,也是引发后续供需失调、业者出现亏损的原因之一。
3消费者需求改变不及科技改变速度也是造因之一。过去,消费者的需求产生来自便利性的提升与幸福感的满足,但消费者需求有限且变革缓慢,然科技发展更迭快速且欲望无穷,为引领新市场出现,寡占市场可透过技术与规格引导诱发新换机需求产生,如4:3规格转为16:9LED背光导入等均是,但此举并不全然能诱发消费者的需求,也让寡占市场业者因此得承受较大亏损风险的原因之一。
4面板产业因资本密集与技术密集属性,让其进入障碍不低,但同时因此也让业者的退出障碍提高,如此,绩效不彰的业者垂死挣扎,恶质砍价抢单结果,自然让市场供需的机制崩跌,转让整体业者都受害。
此外,寡占市场形成另一要素,与政府力量扶植也有一定的关联性,换言之,透过政府力量主导,也成新业者能否进入此寡占市场分食商机的重要依据。如近期大陆面板业者的崛起属之。
然也因新进业者的加入,并非透过自然市场竞争机制产生,也容易让原本暂时走向均衡状态的产业竞合模式再度被打破,并让业者间因得承受更大的竞争与亏损压力。

有无改变方法?自然淘汰仍费劲
在无退场机制,或者退出门槛极高的情况下,面板业者除持续降低成本、扩大市场、提高技术含量等功课外,整体来说,单纯以此产业竞争环境比较,亏损大於获利的情况短期内看来无解。
当然,倘若银行团对面板产业有更深切的认知,先前的借贷愿意认赔,对体质不佳的企业不再纾困,让该倒下的倒下,或许是可解决现阶段面板产业困境的良方之一,但先前已借贷的银行团如何认赔?加上大陆面板厂背后有大陆官方撑腰,资金来源充足,如此欲自然淘汰,恐相当费劲。
不过,经营企业并无悲观的权利,在如此恶质的竞争环境之下,仍可看到业者的创意与巧思出现,诸如LG Display捆绑苹果(Apple)的策略,不失为技术引领出获利好的案例之一;而夏普(Sharp)将次世代产线转投入平板电脑(Tablet PC)面板生产,近年彩晶与华映转做中小与触控,友达与夏普转入太阳能领域、近年面板与终端业者携手合资设立模组厂扩大面板出海口等,都是令人耳目一新的策略与战略规画。
总结来看,短期内面板产业受限於大型液晶显示终端市场渐趋饱合、欧美景气复苏缓慢等因素影响,获利表现欲好不易。然业者该做的功课、该精进的功夫仍得持续,透过技术、成本、客户、产品强化,仍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根本,毕竟在这样的竞争环境当中,面板业者若能少输,就是赢!虽然,这样的说法听来可能颇为悲哀,但却是最稳的基石。
(20110801本社公关部)

上一个 回列表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