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最新消息
2
活动
3
20120102 OLED 专评 4
https://www.ilcd.com.tw/ 国际液晶有限公司
国际液晶有限公司 814 高雄市左营区大顺一路260号3F~6
MicroDisplay微显示时代来临20250401 公关部Apple 2023 6/6 WWDC发布采用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 mOLEDoSi暨Spatial Computing、Apple 2024 2月 Vision Pro MR上市交货,造成2024~2025/1Q AR.MR.XR 百花齐放,新产品采用mOLEDoSi对标Apple.除了Sony SS出货创高业绩成长,更激发大陆国家投入mOLEDoSi,如熙泰智能,视涯科技,BOE等。熙泰已经在安徽芜湖的支持下投入60亿180K.月产能,分成3-Phase各6K,目前Phase I 6K顺利量产。3/21四川南充基地开工暨3/6新闻揭露四川绵阳基地投资;熙泰目前是12" Wafer line领先於大陆各厂,并且战略暨策略清晰、节奏展开、客户也主动掌握。Meta 2022推动Meterverse、2023 Apple MR、2024 MicroDisplay在穿戴眼镜上地位确立.TFT-LCD在OLED暨mOLED的浪袭,从大尺寸TV、DT MNTR、N、BPadS、P等,逐步应用取代.2024~2033这十年的取代效应开,也是AI&5G的成熟到位助力。熙泰科技南充12英寸Micro OLED产线开工2025-03-24 LED Inside 编辑熙泰科技公众号消息,3月21日上午,熙泰科技南充半导体微显示产业园项目在嘉陵区开工。熙泰科技南充半导体微显示产业园项目占地面积125亩,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重点建设熙泰科技第二条12英寸硅基OLED产线,主要从事硅基OLED微显示器件生产。该项目采用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生产设备及软件系统,集成AI质检等先进技术,建成了半导体微显示制造基地。随着项目的落地建设,可加快带动南充市新型微显示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快速发展,集聚行业管理、技术人才,进一步优化本地区产业结构,促进南充半导体微显示产业聚链集群发展。据悉,项目计划在2025年底实现主体完工,2026年底试生产,2027年3月实现量产。资料显示,熙泰科技聚焦穿戴XR的近眼显示核心部件Micro-OLED的研发与产业化,已申请专利超过470件,其中发明占比超过60%。目前,熙泰科技拥有“8+12英寸”两条产线,其中12英寸产线是全球最先进的产线。南充半导体微显示产业园的开工,将启动熙泰科技第二条12英寸产线建设,是2030年实现熙泰半导体微显示产业领先企业的关键措施。值得注意的是,除熙泰科技项目开工外,在本月,睿显科技总投资30亿元的Micro OLED产线则签约落户长沙,项目计划通过“8 + 12英寸”双线布局覆盖全系列硅基OLED微型显示产品,满足更多AR/VR/XR场景和客户的需求。LEDinside整理&公关部引用 20250401 https://www.ilcd.com.tw/hot_512208.html 20250401 MicroDisplay 微显示时代来临 2025-03-25 2026-03-25
国际液晶有限公司 814 高雄市左营区大顺一路260号3F~6 https://www.ilcd.com.tw/hot_512208.html
国际液晶有限公司 814 高雄市左营区大顺一路260号3F~6 https://www.ilcd.com.tw/hot_512208.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3-25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ilcd.com.tw/hot_512208.html

Japan Display:将力推客制化面板 OLED仍需审慎评估
面板业经历过2011 产业惨业的一年,本社特别专访国内OLED的先锋,奇美电RD副总萨文志博士,营运副总丁景荣,品质中心副总陈耀童;参与初期规划,现任冠捷TPV 副总裁郭振隆博士.畅谈OLED.敬请期待.

日本产业革新机构、Sony、东芝(Toshiba)以及日立(Hitachi)1114日签订正式协议,整合旗下中小型面板业务成立Japan Display,由记忆体大厂尔必达(Elpida)前营运长大冢周一担任社长,他表示会延续3家公司精神,力推客制化面板,但对於OLED事业反倒语带保留,认为其市场成长性还不明朗,必须先经过审慎考虑才能决定发展方向。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报导,大冢表示目前Japan Display最重要的课题,就是整合3家公司决策高层的意见,使新公司能在2012年春季前步上轨道,由於过去都是由主动发起合资案的一方担任新公司营运主体,而这次持股最多的是官民基金产业革新机构,情况较为特殊,因此Japan Display必须主动出击,务求结合3家公司在制程与技术的Know-how,达到最好的加乘效果。
被问及新公司如何在强敌环伺下脱颖而出,大冢表示中小型面板应用范围广泛,并且具有高度客制化特性,依据不同客户要求,画质精细度、耗电量、视角等各方面性能将会有大幅差异,新公司将延续Sony、东芝、日立的精神,尽可能贴近客户需求。
此外,今后智慧型手机的发展将持续朝高画质、低耗电方向前进,自此衍生的各种解决方案将会是Japan Display可以一展身手的领域,触控功能的导入也越来越重要,他认为凭藉现有的技术优势,以及市场所要求的生产规模、成本竞争力看来,Japan Display可说是大有胜算。
针对OLED面板的发展前景,大冢认为现在下定论为时尚早。他指出,和低温多晶矽TFT LCD面板相比,现存的OLED面板无论在画质细腻度或是耗电量、辉度方面,还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大冢研判,当OLED技术还在现有课题中挣扎时,液晶面板的技术应该会在这段时间更为超前。
但大冢同时指出,东芝及日立都有OLED面板的相关研发经验,Sony也会把自家专利技术授权给Japan Display,预期将在中小型面板的研发及量产时派上用场。
他表示会衡量公司现有资源,看是要追随前人所开创的领域,抑或是钻研次世代尖端技术,经过审慎评估后才会决定OLED业务的研发方向。如果要朝向既有领域发展,2013年左右实现OLED商用化其实难度并不高,但做决策前的分析准备工作仍不可欠缺。
之前曾有人提出质疑,认为Sony、东芝及日立各自都拥有面板生产线,为何Japan Display要收购Panasonic制造的茂原工厂,对此大冢澄清是因为该工厂设备齐全,从投资金额与产线效率两个面向看来,收购工厂绝对比自建厂房更为有利。考量到充足产能与成本竞争力为商场上的致胜条件,大冢研判利用6代线生产为最佳选择。
收购金额等细部资讯将於201112月底与Panasonic达成正式协议时公布,茂原工厂目前拥有非晶矽TFT中小面板的第6代产线,Japan Display计划将其挪作低温多晶矽TFT中小型面板生产之用,增强智慧型手机面板产能。
大冢预测,中小型面板市场此后将以每年21%的速度增长,Japan Display会根据市场及客户的动向,抓准适当时机启动量产。
(本社研究部引用 2012.01.02)

上一个 回列表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