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最新消息
2
活动
3
20150901 并购不是万灵丹:矽品与日月光的案例 4
https://www.ilcd.com.tw/ 国际液晶有限公司
国际液晶有限公司 814 高雄市左营区大顺一路260号3F~6
Display产业 日本JDI暨台湾双虎的蜕变本社研究部2025 9/6    本社对面板及光电、半导体的长期经营,特别在光电超过30年;对世界的光电眼球产业,有一定的影响力及深度观察。       日台的产业与政府角色、社会的现象发展,非常的类似与接近;同时强烈且直接受大陆的政策及产业影响,而且还有一个韩国在冷眼渔利日台。      不过台日韩都停止了大金额投资与新技术布局,只维持利基的强化,在m&mLED的部分。JDI-AUO-INLX营收的蒸发、单价降低,应用成熟、转向收敛,台湾政府、关税不力,中韩集中应付台厂下一棋。     所以本社产业首席顾问给台厂建议没变。(2022/下~2026/下 都维持一律的看法与建议,请看过去的最新消息) JDI并在2025 5/15日宣布,将在全球进行裁员措施,其中日本国内将藉由招募自愿离职等措施裁撤约1,500人。上述招募措施将在6月16日-8月25日期间实施,预定离职日为7月31日以后,对象为日本国内所有据点的正职员工以及契约员工。截至2025年3月底,JDI日本员工人数为2,639人,此次的裁员比重高达近6成。 JDI表示,藉由裁员、茂原工厂停产、以及将生产集中至石川工厂等措施,目标在2026年度让本业(合并营益)转盈。 JDI会长兼CEO Scott Callon将为业绩不振负起责任、将在6月1日引咎辞职,由生产本部采购统括部部长明间纯接任社长兼CEO。Scott Callon 15日透露,海外也考虑以和日本国内同程度的比重进行裁员。 JDI并表示,计划在2025年10月1日将车载面板相关事业分拆出去、设立子公司「AutoTech」,期望藉此能更易於从外部筹措资金、寻求和其他公司合作。 友达7月营收减少4.5%,创近九个月新低2025-08-09 07:10近日,友达(2409)宣布其7月合并营收为209.22亿元,较上月减少4.55%,较去年同期下降15.85%,达到近九个月来的低点。这一数据显示出友达目前在市场上的挑战,尤其是在面对竞争对手群创(3481)营收双增长的背景下。 友达7月营收下滑的背景 友达7月的营收表现不如预期,与群创的成长形成鲜明对比。群创7月合并营收达到192.64亿元,月增4.07%,年增9.13%,而友达则面临月减4.55%和年减15.85%的压力。友达今年前七月的累计营收为1622.61亿元,年增率仅有2.3%,这反映出友达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挑战。这一营收数据的下滑可能与全球面板需求疲弱和价格压力有关,进一步影响了公司的财务表现。 市场对友达营收下滑的反应 在友达公布最新营收数据后,市场对其股价和交易量的反应值得关注。尽管目前尚未有具体股价变动数据,但投资者对於友达未来的营运策略和市场定位可能会持观望态度。法人机构可能会重新评估对友达的投资策略,考虑到目前的营收表现以及未来市场需求的变化。 未来关注的关键指标 展望未来,友达需要密切关注全球面板市场的需求变化和价格走势,这将直接影响其营收和利润。此外,友达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多样化方面的进展也将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未来几个季度的财报和市场策略将成为评估友达能否逆转当前营收下滑趋势的重要指标。 群创7月合并营收创16个月新高,月增4.07%,年增9.13%2025-08-09 07:38 近日,群创(3481)公布了最新的7月合并营收数据,显示其营收达到192.64亿元,创下16个月来的新高。这一数字不仅较上个月增长了4.07%,还较去年同期增长了9.13%,显示出其在市场中的强劲表现。相较之下,竞争对手友达(2409)则面临营收下滑的挑战。 群创营收持续增长,累计前七月 年增5.14% 群创在今年前七个月的累计营收达到1314.28亿元,年增率达到5.14%。这一增长势头显示出群创在面板市场中的稳定发展能力,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群创的营收增长主要得益於其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上的积极应对。 市场反应与竞争对手状况 在群创公布其强劲的营收表现后,市场对该公司的信心有所提升,这也反映在其股价的表现上。与此同时,友达的营收数据则显示出其在市场中的挑战,7月合并营收为209.22亿元,月减4.55%,年减15.85%。这一表现差异强调了群创在市场竞争中的相对优势。 未来观察重点 展望未来,群创需要持续关注全球市场需求变化以及技术创新带来的机会。特别是在面板技术快速演进的背景下,群创如何保持其技术领先地位将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此外,市场对群创未来营收增长的预期也将影响其股价走势。(本社研究部20250906) https://www.ilcd.com.tw/hot_522388.html 20250906 Display产业日本JDI暨台湾双虎的蜕变 2025-09-06 2026-09-06
国际液晶有限公司 814 高雄市左营区大顺一路260号3F~6 https://www.ilcd.com.tw/hot_522388.html
国际液晶有限公司 814 高雄市左营区大顺一路260号3F~6 https://www.ilcd.com.tw/hot_522388.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9-06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ilcd.com.tw/hot_522388.html

一次敌意并购攻防的活教材―矽品的反击!
{本社首席顾问社论:
并购是快速增加市场占有率,客户,产能,技术的方法之一;本社因为参与过千亿产值的重要并购案件,以及大大小小的合并案,经验与策略相当丰富

这个本土的合并不多见,国外案例多但成功者也少;这次的奇袭日月光出手也高招,矽品接手也高招!在全球市场不景气,同时大陆红色供应链的威胁下,合并整合是正确而且对台湾是有益 (前提是:日月光不是以对岸白手套的角色来运作的话),站在产业的大义大利这是不错的策略;只可惜幕僚经验不足,手段粗慥了些

反过来,矽品与鸿海的策略如愿了,但是合并的综效是没有的,简单的说就是鸿海家族的一员;未来可以慢慢物色策略股东进来

合并案往往引来很多的镁光灯效应,真正的成功合并都在镁光灯之后,更多在人才整合,组织文化,企业共识上的软功夫,而非策略或财报的数字;合并成功就统计的数字是低於15%,合并不是万能的特效药。也许过个一年再来回顾此案时,现在的结果对日月光不见得不好。}本社研究部整理20150901

2015-08-30 09:26 合作转载 风传媒
封测大厂日月光宣布敌意收购矽品25%股权,矽品当初说7天内会公布因应方式。矽品周五回击了―引进鸿海抗衡。矽品的接招算是相当高明,接下去就看日月光如何因应了。
日月光对矽品发动的敌意并购,在台湾算是非常少见,个性温厚的台湾人,并不怎么乐见与赞同这种有如「夺人财产」的作法。但实际上在先进国家中,敌意并购是产业整合、市场攻防的正常戏码。
虽然日月光自称是「善意收购」,但矽品事前不知、事后亦不接受,此为敌意并购,殆无疑义;至於日月光说初期只是财务投资,但事实上,如果日月光成功收购25%股权后,势必逐步推动并购,矽品被并入日月光只是时间早晚问题而已,此所以矽品经过7天计议之后,必须发起绝地反攻之故,否则未来矽品就是「尸骨无存」。
反敌意并购的方式不少,有些方式―如驱鲨条款策略、重建防御策略等,未必合乎本地规定,同时也缓不济急;而买回股份方式、甚至反收购,前者等於是搞库藏股,增加公司派筹码、提高对手收购成本,后者则根本是反手去收购对手股权以牵制其行动,这些都牵涉到口袋深浅问题,矽品亦无能为之。因此,最后矽品用的是「白衣骑士策略」与「毒药丸策略」并行,藉此化解日月光收购的危机。
白衣骑士策略就是找来其它投资者,或以更高价格收购,增加对手成本及收购难度;或是让其对手即使完成收购亦无法超越这位白衣骑士,既已达不到策略性目的(如成为公司最大股东),对方只能打退堂鼓。毒药丸策略的方式之一是设法增发新股,藉此稀释对手收购股权、提高其成本。
矽品找来鸿海当白衣骑士,透过换股方式,让鸿海掌握矽品21.24%的股权,成为矽品最大的单一股东,矽品则持有鸿海2.2%的股权。而相较於日月光必须拿出352亿元现金去收购矽品股权,鸿海与矽品到底要花多少钱呢?答案是:几乎是零。因为两方都各自发行新股作为换股之需,简单讲就是印股票即可,不必花钞票。
当然,原有股东的权益会被稀释,但这同时也代表日月光的权益也被稀释。即使日月光花352亿成功收购矽品的7.79亿股,原本以为可占25%,现在只有19.69%了,还比那位白衣骑士鸿海的21.24%低哩。因此矽品是同时也用上稀释股权这招来反制日月光。
矽品的策略可说非常成功,让日月光进退维谷―继续收购,即使成功完成,但花了352亿元,能达到什么目的?除了一、二席董事席位外,毫无意义;提高收购成数与价码继续拚?傻瓜吧!矽品只要印更多股票跟鸿海换,日月光花更多钱买来的股权一样被稀释;即使不如此作,鸿海是可以在公开市场上跟日月光拚斗,以鸿海雄厚的实力、郭董的霸气及深不可测的口袋,日月光有胜算吗?
日月光的选择恐怕不多了;如果收手不再积极收购,现在手上的矽品股权就当作「真正」的财务投资,未来股价上涨时再出清脱身。如不及时收手退出战场,就算最后收购到的股权成功达阵,但坐在董事会中,也只能当当「老二」,旁边坐的是数吨重的重量级老大鸿海,加上视其如寇仇的公司派,也是啥事都作不了。
较有趣的是矽品与鸿海未来的关系,因日月光的敌意并购,把矽品推进鸿海怀抱,未来呢?鸿海永远满足於「策略性合作关系」吗?矽品不会是「前门拒虎 后门进狼」吗?或许,在价值判断与心理上,有鸿海这个「富爸爸」,还是比被同业吃掉来得好吧。但无论如何,这次的敌意并购攻防,都足为企业学习之教材。
(本社公关部引用20150901)

上一个 回列表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