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最新消息
2
活动
3
20151011 专业经理人与红色危机 4
https://www.ilcd.com.tw/ 国际液晶有限公司
国际液晶有限公司 814 高雄市左营区大顺一路260号3F~6
MicroDisplay微显示时代来临20250401 公关部Apple 2023 6/6 WWDC发布采用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 mOLEDoSi暨Spatial Computing、Apple 2024 2月 Vision Pro MR上市交货,造成2024~2025/1Q AR.MR.XR 百花齐放,新产品采用mOLEDoSi对标Apple.除了Sony SS出货创高业绩成长,更激发大陆国家投入mOLEDoSi,如熙泰智能,视涯科技,BOE等。熙泰已经在安徽芜湖的支持下投入60亿180K.月产能,分成3-Phase各6K,目前Phase I 6K顺利量产。3/21四川南充基地开工暨3/6新闻揭露四川绵阳基地投资;熙泰目前是12" Wafer line领先於大陆各厂,并且战略暨策略清晰、节奏展开、客户也主动掌握。Meta 2022推动Meterverse、2023 Apple MR、2024 MicroDisplay在穿戴眼镜上地位确立.TFT-LCD在OLED暨mOLED的浪袭,从大尺寸TV、DT MNTR、N、BPadS、P等,逐步应用取代.2024~2033这十年的取代效应开,也是AI&5G的成熟到位助力。熙泰科技南充12英寸Micro OLED产线开工2025-03-24 LED Inside 编辑熙泰科技公众号消息,3月21日上午,熙泰科技南充半导体微显示产业园项目在嘉陵区开工。熙泰科技南充半导体微显示产业园项目占地面积125亩,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重点建设熙泰科技第二条12英寸硅基OLED产线,主要从事硅基OLED微显示器件生产。该项目采用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生产设备及软件系统,集成AI质检等先进技术,建成了半导体微显示制造基地。随着项目的落地建设,可加快带动南充市新型微显示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快速发展,集聚行业管理、技术人才,进一步优化本地区产业结构,促进南充半导体微显示产业聚链集群发展。据悉,项目计划在2025年底实现主体完工,2026年底试生产,2027年3月实现量产。资料显示,熙泰科技聚焦穿戴XR的近眼显示核心部件Micro-OLED的研发与产业化,已申请专利超过470件,其中发明占比超过60%。目前,熙泰科技拥有“8+12英寸”两条产线,其中12英寸产线是全球最先进的产线。南充半导体微显示产业园的开工,将启动熙泰科技第二条12英寸产线建设,是2030年实现熙泰半导体微显示产业领先企业的关键措施。值得注意的是,除熙泰科技项目开工外,在本月,睿显科技总投资30亿元的Micro OLED产线则签约落户长沙,项目计划通过“8 + 12英寸”双线布局覆盖全系列硅基OLED微型显示产品,满足更多AR/VR/XR场景和客户的需求。LEDinside整理&公关部引用 20250401 https://www.ilcd.com.tw/hot_512208.html 20250401 MicroDisplay 微显示时代来临 2025-03-25 2026-03-25
国际液晶有限公司 814 高雄市左营区大顺一路260号3F~6 https://www.ilcd.com.tw/hot_512208.html
国际液晶有限公司 814 高雄市左营区大顺一路260号3F~6 https://www.ilcd.com.tw/hot_512208.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3-25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ilcd.com.tw/hot_512208.html

DRAM教父高启全投奔紫光的三个关键理由            本社公关部引用20151011
[本社社论]
        在对岸频频出招,台湾只能接招的处境下,除了感慨政府的无能之外(或许政府给了缺口之便),企业与产业可以做甚么?接连的矽品被收购、DRAM人才被掠夺、人才的主动逃离台湾;台湾的企业真的是只能自立自强!
          作为最有丰富的国际竞争、打国际赛的国际液晶,仍然本著爱台湾、存永续、乐分享的文化与态度;在接下来的专刊中,将一步一步分析与说明,并且与会员、读者共进,分享对策;而且替台湾企业再造、转型、走出新竞争力!

(本社研究部20151010)




作者:陈良榕、吕国祯 2015-10-08 天下杂志Web Only

中国政府高举半导体「进口替代」的大旗之下,外传压力最大的联发科,高阶主管常劝告中国官员,注意力不要一直放在手机处理器,你们应该去搞进口金额更大的DRAM当真一语成谶。当105日,前南亚科总经理、华亚科董事长高启全,这位当今台湾DRAM产业最资深的老将,确定从南亚科退休,将转战中国紫光时。众人才发现,当中国将焦点放到DRAM,对台湾的冲击依旧非同小可。「这完全符合他的作风,不会意外,」一位高启全的老部属表示。

第一:增资不成:

他表示,早在20多年前,个性直来直往的高启全在旺宏担任执行副总时期,便勇於向当时的创业伙伴兼顶头老板――总经理吴敏求「据理力争」,最后不欢而散。高启全因此离开旺宏,加入南亚科。而这回,让高启全再度「择良木而栖」的引爆点。不少业界人士指出,来自七月底南亚科临时喊停的现金增资案。高启全原本希望可以增资150亿至200亿元,以利转进20奈米制程,拉近与竞争者三星、海力士的距离。但因7月间南亚科股价大跌,而决定暂缓。力晶科技执行长黄崇仁出席亚太电子商务会议时也表示,依他个人判断,高启全应是增资不成,觉得技术演进将出现停顿,「才选择新的CAREER。」但为何选择投靠中国国营的紫光呢?

第二:三星拉大与美光差距:

这就牵扯到全球DRAM业竞局的最新发展。「三星现在是遥遥领先,」黄崇仁说。他表示,最新的iPhone6s里头的DRAMFlash记忆体「都是三星的东西」。而且,南亚科和华亚科的技术来源――美光,与两年前收购的日本尔必达,技术整合进度延宕,造成美光与三星的技术差距拉大。这可能让高启全更感绝望。高启全出身大稻埕,家族是开采煤矿的望族。他在台大化学系毕业后赴美留学。回台湾前最后一个工作是在英特尔。他在1987年回台湾加入台积电,当过六寸厂长,1989年与吴敏求共同创立旺宏。后来,他在台塑创办人王永庆长子王文洋筹设南亚科技,高启全被延揽担任执行副总经理。从此与台塑集团(南亚科) 命运多舛的DRAM事业,紧紧的绑在一起。台塑集团先后跟日本、德国、美国企业合作取得DRAM技术来源,但日、德方先后退出,一直到今天跟美国美光合作。连今天华亚科,在2004年是跟德国英飞凌合作成立,后来英飞凌收摊不做DRAM,台塑集团只好借贷109亿给美光,邀请美光来买奇梦达持有的华亚科技股权。形同,台塑出钱借美光换来合作。为什么要这样,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在曾说,「头都洗了只能继续走下去,如果收掉南亚科,除了过去投资都打水漂,还要再拿出700亿元来赔。」但这只是台塑集团与美光合作前的价码。到今天台塑集团金援南亚科、华亚科,总投入金额超过2千亿元,几乎接近半个六轻。但算起总帐,台塑DRAM事业走了20年仍是亏损。也难怪,南亚科高层论起高启全出走的态度会是「乐观其成」,更在媒体访问时表示,高启全是为了「促进两岸与美国记忆体进一步合作」。

第三:争一口气:

投入DRAM产业30多年高启全,虽被媒体封为「DRAM教父」,但在台湾DRAM业最风光的时候,他始终当人副手。当上华亚科、南亚科总经理,有了独当一面的机会时,DRAM却冠上「惨业」恶名。他的最大功绩,是协助台塑集团一次又一次在鬼门关之前救回南亚科、华亚科。有个简短故事,可相当程度揣测他的心情。高启全大儿子娶了韩籍太太,2010年随太太从美国到韩国三星任职,他得知后大为紧张,深怕儿子与媳妇未告知三星他的身分。为避免可能的麻烦,他主动跟一位三星副总经理言明此事。结果,对方竟说「我们没有把你们视为竞争对手」。但这回,他将执掌中国官方全力支持的紫光集团DRAM事业的帅印。手机、液晶面板事业都已深受红色供应链荼毒的三星电子,DRAM是硕果仅存的最后一只金鸡母,占了公司9成获利,再也损失不起。

从现在开始,高启全的一举一动,三星都会屏息观看,不敢大意。
(本社公关部20151011)

上一个 回列表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