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最新消息
2
活動
3
20220715 從2022/1H 預測2023 面板走向4
https://www.ilcd.com.tw/ 國際液晶有限公司
國際液晶有限公司 814 高雄市左營區大順一路260號3F~6
MicroDisplay微顯示時代來臨20250401 公關部Apple 2023 6/6 WWDC發佈採用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 mOLEDoSi暨Spatial Computing、Apple 2024 2月 Vision Pro MR上市交貨,造成2024~2025/1Q AR.MR.XR 百花齊放,新產品採用mOLEDoSi對標Apple.除了Sony SS出貨創高業績成長,更激發大陸國家投入mOLEDoSi,如熙泰智能,視涯科技,BOE等。熙泰已經在安徽蕪湖的支持下投入60億180K.月產能,分成3-Phase各6K,目前Phase I 6K順利量產。3/21四川南充基地開工暨3/6新聞揭露四川綿陽基地投資;熙泰目前是12" Wafer line領先於大陸各廠,並且戰略暨策略清晰、節奏展開、客戶也主動掌握。Meta 2022推動Meterverse、2023 Apple MR、2024 MicroDisplay在穿戴眼鏡上地位確立.TFT-LCD在OLED暨mOLED的浪襲,從大尺寸TV、DT MNTR、N、BPadS、P等,逐步應用取代.2024~2033這十年的取代效應開,也是AI&5G的成熟到位助力。熙泰科技南充12英寸Micro OLED产线开工2025-03-24 LED Inside 编辑熙泰科技公众号消息,3月21日上午,熙泰科技南充半导体微显示产业园项目在嘉陵区开工。熙泰科技南充半导体微显示产业园项目占地面积125亩,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重点建设熙泰科技第二条12英寸硅基OLED产线,主要从事硅基OLED微显示器件生产。该项目采用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生产设备及软件系统,集成AI质检等先进技术,建成了半导体微显示制造基地。随着项目的落地建设,可加快带动南充市新型微显示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快速发展,集聚行业管理、技术人才,进一步优化本地区产业结构,促进南充半导体微显示产业聚链集群发展。据悉,项目计划在2025年底实现主体完工,2026年底试生产,2027年3月实现量产。资料显示,熙泰科技聚焦穿戴XR的近眼显示核心部件Micro-OLED的研发与产业化,已申请专利超过470件,其中发明占比超过60%。目前,熙泰科技拥有“8+12英寸”两条产线,其中12英寸产线是全球最先进的产线。南充半导体微显示产业园的开工,将启动熙泰科技第二条12英寸产线建设,是2030年实现熙泰半导体微显示产业领先企业的关键措施。值得注意的是,除熙泰科技项目开工外,在本月,睿显科技总投资30亿元的Micro OLED产线则签约落户长沙,项目计划通过“8 + 12英寸”双线布局覆盖全系列硅基OLED微型显示产品,满足更多AR/VR/XR场景和客户的需求。LEDinside整理&公關部引用 20250401 https://www.ilcd.com.tw/hot_512208.html 20250401 MicroDisplay 微顯示時代來臨 2025-03-25 2026-03-25
國際液晶有限公司 814 高雄市左營區大順一路260號3F~6 https://www.ilcd.com.tw/hot_512208.html
國際液晶有限公司 814 高雄市左營區大順一路260號3F~6 https://www.ilcd.com.tw/hot_512208.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3-25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ilcd.com.tw/hot_512208.html

從2022/IH 預測2023 面板走向 20220715 本社研究部

        從七月 2022/1H雙虎的營收公布,美歐通膨40年來新高,通路庫存待去化,市場需求疲軟等指標;以及本社基於30年的顯示產業行業的實戰及操盤經歷,未來的兩季2022/2H及2023/1Q, 共3Q市場及需求看不到特殊轉變的支撐,建議保守再保守.
同時引用半年前產業的10大預測(如下),本社首席顧問也表示預測的內容,經過這半年的時間再回顧,僅僅達到率AR% 50%.

    首席顧問楊立新博士並明確指出,顯示器行業同時會進入科技的顛覆創新期,以近眼顯示器NED(Near Eyes Display)來勢洶洶,如OLEDoSi及MicroLED,MicroLENS等創新顛覆,不容忽視.

{20220715 本社研究部及首席顧問群}
          
2022
年顯示產業10大預測

 作者 : 黃燁鋒,國際電子商情(ESMC) 20220216

最近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 (DSCC)發表了一份2022年顯示產業10大預測的報告。本文對這篇白皮書做簡單的濃縮和回顧,並結合我們掌握的其他資訊,期望對關注顯示產業的同人有幫助。更具體的產業細節,建議前往下載DSCC的報告原文。

1.LCD電視面板價格持續下跌,但不會跌至歷史低谷
這個趨勢是我們前不久就撰文探討過的。上個月的分析文章提到,LCD電視面板從20205月開始漲價,且價格持續漲了1年多。並於去年6月開始暴跌,達成平面面板(FPD)顯示領域最快漲價和跌價歷史記錄。之前LCD漲價潮,整體是由市場供需不平衡導致——尤其新冠疫情促成了需求側的爆發。
但隨時間推進,市場需求趨穩,供給端仍在持續跟進——不少市場參與者在此期間極大提升了LCD面板的供貨能力,致某種程度的產能過剩。到去年12月,LCD電視面板價格相比其6月頂峰時期跌去46%
預計今年頭幾個月,LCD電視面板價格還會下跌。但從過去幾年這一類產品的價格走勢規律來看,下行期會逐步截止,直至需求側平穩。所以DSCC的預期是,2022LCD電視面板雖將持續跌價,但不會跌到谷底。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Samsung)LG原本預期更早停止LCD業務,並逐漸關閉位於韓國的LCD工廠。但LCD電視面板的這波漲勢,致兩家企業的這一計畫延後。隨著近來LCD電視面板價格再度下跌,退出LCD市場的計畫也將再度提上日程,這一因素也將在短期內促成LCD電視面板價格的平穩。

2.2022年將有超過1,000OLED電視面板出貨
這是個顯而易見的趨勢。早在2016年,OLED電視面板出貨量還不到100萬片,大約相當於整個電視市場的0.4%。此後OLED電視面板出貨量每年都有2位數成長,而且LG作為這一市場的老大,還在持續擴產,包括2021年廣州工廠的滿負荷運轉。
另外三星在新的一年也將以量子點OLED (QD-OLED)技術形態加入到OLED電視面板戰爭中。DSCC預計2022OLED電視面板出貨量將首次突破1,000萬片,佔據整個電視市場的4%左右。

3.量子點OLED開賣,但年銷量不會超過100萬台
三星已經開始在2021年第四季大規模量產QD-OLED電視,索尼(Sony)和三星的消費電子業務都會開始於今年出售這種電視機產品。不過對於三星而言,這類面板的生產製造仍然面臨技術挑戰,包括:(1) Gen 8.5代氧化物TFT背板:DSCC評論說這是三星第一次在較大尺寸的氧化物TFT背板上發力,早年LG在這方面也沉澱了很久才得以跨過障礙。
(2)複雜的OLED堆疊:QD-OLED的堆疊層數及複雜度尤甚。
(3)量子點色彩轉換(QDCC)QDCC透過用紅色與綠色量子點,將藍光轉為紅光和綠光。這其中涉及到不少複雜的問題,三星在量產過程中自然面臨諸多工程技術挑戰。
(4)色彩filter:由於紅色、綠色量子點對光的吸收不完全,QD-OLED需要傳統的色彩filter,這也增加了成本。基於技術上的複雜性,QD-OLED可能相比白光OLED,會有更高的產品定位。不過不清楚類似色域之類的畫質優勢是否足夠與白光OLED拉開差距。

4.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對顯示產業造成影響
從最初美國對中國增收進口關稅的商品,到第二輪關稅增多,本身都對顯示產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電視的利潤本來也不高,增稅導致中國製造的電視產品不再有競爭力,所以電視製造開始轉往墨西哥、越南和泰國。
原本在2018年的時候,中國佔美國電視進口的55%;而到了2021年第三季,這個值就只剩下16%。這一狀況可能會向手機、IT等產品蔓延。這些都將增加顯示產業發展的巨大不確定性。

 5.蘋果將發佈AR/VR裝置
有傳言蘋果(Apple)ARVR裝置會在今年的下半年發佈。據說蘋果針對這類裝置的各類元件都已準備就緒,包括LiDAR感測器、空間音訊,以及鎖定開發者的API
以蘋果在消費電子市場的號召力,AR/VR產品的推出相較其他品牌更將具備與眾不同的意義。DSCC預測,蘋果的頭顯裝置將會有「創新的顯示配置,包含3個顯示模組:2micro OLED顯示器,和1AMOLED面板。」DSCC並表示,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預計會成為micro OLED供應商。
「索尼最近展示了針對VR4K顯示器,6.3μm的畫數間距(4,000ppi)。這款顯示器產品很可能是為蘋果開發,最終配置可能也會非常相似。如果假設其解析度為4,000 × 4,000畫數,則顯示器尺寸為1.4吋。」DSCC在報告中說。
而第三塊AMOLED螢幕,據說是用於「低解析度的週邊視覺」。蘋果的頭顯裝置可能要價不菲,不過DSCC認為初代頭顯裝置或許是鎖定專業人員和開發者。

6.商業上可接受的高效的藍光OLED emitter,仍然不會問世
這其實已不是DSCC首次作出這種預測了。高效的藍光OLED發射器(emitter)對於OLED而言會有巨大的意義,開發藍光OLED emitter的企業不止一家,例如UDC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一般現在在用的OLED裝置,其藍光相對都是比較低效。比如LG的白光OLED電視,就用了兩層藍光發射層;而在行動裝置上常見的三星OLED螢幕,子畫數中的藍色畫數則會顯著大於紅色和綠色畫數。真正高效的藍光,應當是可以做到單獨的一層或者是子畫數面積均衡,帶來的收益包括功耗更低、同時又能保證亮度。
DSCC看來,進行相對高效的藍光OLED emitter研究的企業這兩年進展緩慢,所以2022年仍然不會看到這方面的成效。

7.LCD產能擴充會延後,甚至停止

這一點比較奇怪,和報告中的第一點感覺有些重複,即DSCC預計電視面板價格下跌會逐步停止。原本DSCC預計2021年,LCD產能會有較大程度的擴充,每個季度都會有成長,相比新冠病毒爆發之前,在面板面積上總體會有大約27%的成長。
最近DSCC追蹤了LCD擴產的41項新計畫,包括從2022~2026年之間的一些生產計畫。DSCC表示,雖然這些量產計畫仍在持續中,而且2022年也會對應看得到,但目前LCD的低價會對擴產造成實質上的影響;包括京東方、華星、HKC和天馬的Gen 8.58.610.5擴產都有可能受到影響。

8.半導體與元件價格下跌
之前LCD電視面板價格上揚期間,筆者曾提過玻璃、顯示驅動IC (DDIC)、偏振片等螢幕或面板相關元件的價格上漲,主要是產能缺失造成。如玻璃,從前年年尾到去年下半年,平均價格上調了6%DDIC價格浮動則多過10%,對應的電視機產品價格顯著提升。
20205~20216月,LCD電視面板價格上竄週期內,電視通貨膨脹率這麼多年來首次呈現正值,並在去年8月達到最高(13.3%)。去年11月,電視價格指數表現出同比7.1%的成長,實際上已經能夠窺見其進入了下滑態勢。DSCC認為包括玻璃、偏振片等在內的顯示元件將在2022年開始跌價,DDIC亦將隨行。

9.中國FPD產業的整合與兼併
以往在顯示面板下滑期間,通常都能看到比較小規模的市場參與者被收購的狀況發生——或者說不僅是顯示產業,而是所有強週期產業均有此特點。目前這波行情內的這一狀況同樣正在發生,比如說華星光電收購三星(Samsung Display)位於蘇州的工廠,還有京東方收購中電熊貓的工廠。
2021年有傳言指出,京東方會收購彩虹光電。DSCC評價,雖說彩虹光電在電視面板價格上行期獲利頗多,但去年第三季這家公司的營收環比降低了31%,營業收入銳減64%,第四季的情況應該會更糟。被收購也是情理之中。再比如惠科有4Gen 8.6代工廠預備進行電視面板生產,隨面板價格下調也處境尷尬。

10.IT應用領域,OLED銷量將超過mini LED
DSCC認為,在智慧型手機和電視之外,IT領域同樣要爆發LCDOLED之間的戰爭。所謂的IT應用,包括了顯示器、筆記型電腦、平板等裝置。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產品,比如華碩Zenbook、三星、華為平板採用OLED技術,而蘋果MacBook Pro高階系列採用mini LED螢幕(LCD的一種)
在主流的3大類IT應用中,筆記型電腦會成為驅動高階IT顯示裝置的主流應用。華碩向市場推出了頗具性價比的OLED筆記型電腦產品,也成為高階筆記型電腦產品的市場領導者。DSCC預計,2022OLED筆記型電腦面板產量同比會成長80%,達到970萬片。mini LED的強勢則依託蘋果MacBook Pro系列的熱賣,預計新一年其漲勢會達到150%,但基數則在500萬台左右。
平板市場,由於蘋果的領先地位則會讓mini LED平板面板出貨量達到580萬片,同比成長率81%OLED這邊預計在38%左右,數量400萬片。顯示器市場,DSCC認為,mini LED顯示器面板出貨量2022年會達到290萬片,成長314%OLED顯示器面板出貨量80萬片,成長700%

所以3大類應用跌價,OLED面板在總出貨量上會超過mini LED

本文文章來源:Ten Predictions for the Display Industry in 2022-How Did We Do?Bob OBrien, DSCC

{本社研究部引用 20220715}

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