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舊產線轉型求生 搶攻中小尺寸、觸控市場 2011/03/01
潘素卿
      電子時報

近年來除了大型面板廠有生產線轉型需求,小型面板廠在TFT LCD面板產能過剩,而層層向中小尺寸市場侵逼的壓力下,STN已經幾乎退出手機市場,3吋以下TFT LCD面板需求也越來越少,而小型面板廠生產3吋以上面板的競爭力也有限,因此朝觸控等領域轉型,也成為時勢所趨。整體來說,一線面板廠將生產線做最佳化利用,二線面板廠轉型生產中小尺寸以及觸控,而小型面板廠則朝觸控以及觸控模組領域擴張,成為目前台灣面板廠最積極思考及策劃的藍圖。

近幾年來TFT LCD面板產能世代更替,隨著7.5代以及8.5代以上產能逐漸成為大尺寸面板供應的主力,5代甚至6代不僅在液晶電視面板供應方面缺乏競爭力,在IT面板的優勢也逐漸減弱,促使面板廠積極將6代以下生產線,轉進包括中小尺寸、新顯示技術以及觸控面板等各領域發展,形成面板廠加速多元布局趨勢。
 

其中友達、奇美電的生產線規模最大,尤其是6代以下產能也最多,2大面板廠除了切入主動式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AMOLED)開發外,也相繼啟動中小尺寸高階行動顯示面板以及觸控面板的布局。

至於華映及瀚宇彩晶方面,產能規模雖然較小,但由於近年來並未朝6代以上持續擴產,因此其生產線更面臨轉型的迫切危機,因為若不能成功轉型,在7.5代、8.5代產能規模壓頂下,勢必立即面臨淘汰的命運。

除了大型面板廠有生產線轉型的需求,小型面板廠在TFT LCD面板產能過剩,而層層向中小尺寸市場侵逼的壓力下,STN已經幾乎退出手機市場,3吋以下TFT LCD面板需求也越來越少,而小型面板廠生產3吋以上面板的競爭力也有限,因此朝觸控等領域轉型,也成為時勢所趨。

整體來說,一線面板廠將生產線做最佳化利用,二線面板廠轉型生產中小尺寸以及觸控,而小型面板廠則朝觸控以及觸控模組領域擴張,成為目前台灣面板廠最積極思考及策劃的藍圖。

友達、奇美電5代以下生產線轉型

過去友達由於擁有相當多3.5代線產能,因此在中小尺寸TFT LCD面板領域曾多年穩居台灣面板廠之冠,甚至一度領先日廠,成為全球最大的中小尺寸TFT LCD面板供應商。

但隨著4.5代線及5代線相繼加入中小尺寸面板供應,友達3.5代線生產效益弱化,儘管友達本身也擁有龐大的5代線產能可支應市場需求,但是為了有效轉化提升3.5代線,友達相繼將3.5代線轉產包括電子紙、AMOLED等。儘管友達在電子紙及AMOLED的布局效益尚未彰顯,不過其3.5代線轉型已經是必然的趨勢。

除了3.5代線投入生產其他顯示技術外,友達也將4代線轉型投產觸控面板,未來並將依市場需求,調整成為全產線量產觸控玻璃(Touch Sensor),也顯示為強化5代以下生產線的利用率,面板廠在生產線調整方面態度均相當積極。

不僅友達如此,奇美電、群創及統寶3合一後,其中小尺寸產能規模越居台廠第1大,相對地,也擁有更多5代以下產能。唯一較不同的是,統寶3.5代線為低溫多晶矽(LTPS)製程,在台廠產能布局中,LTPS製程較少,加上近年來高階行動手持式裝置面板需求快速成長,對LTPS面板的耗用增加,物以稀為貴,LTPS面板近年來在市場上成為搶手貨,也促使新奇美電加速擴產統寶3.5代線,並將規劃調整其他生產線投入LTPS製程生產。

不僅增加投產LTPS面板,奇美電在AMOLED的規劃方面也相當積極,加上取得IPS(In Plane Switching)面板技術及專利,以及觸控面板等多管齊下,不僅可見市場應用潮流所趨,同時也可見TFT LCD面板舊產線整體轉型的方向。


華映、彩晶布局中小及觸控 拼命賺折舊
由於5代以下生產線轉型勢在必行,儘管華映、彩晶等二線面板廠5代以下產能相對友達、奇美電較少,但是因為新廠投資止於5代及6代,因此其較舊世代生產線卻是華映、彩晶等二線廠的生產主力,如何規劃利基產品,謀求最大經濟效益,更是二線廠的重要課題,且關乎公司能否存續的競爭力。

換句話說,如果二線廠不即時將生產線轉型,並優先布局,其生產線生產舊產品的效益只會越來越差,公司更難以獲利。

因此,華映、彩晶等不得不將旗下6代線以及5.3代線積極轉型生產中小尺寸面板,以求在經濟效益上的領先。就現行趨勢而言,用6代切中尺寸,4.5代以及5代切小尺寸面板,幾乎已經成為主流。至於4.5代以下,則轉做特殊利基產品或是觸控玻璃,這也是目前包括友達、奇美電、華映、彩晶,甚至勝華、凌巨等面板業者的規劃方向。

儘管彩晶的5.3代、華映的6代生產線在大尺寸面板生產優勢方面逐漸弱化,但是相對地,由於2間二線廠多年來未再有大筆資本支出,使得2011年開始,折舊攤提金額將開始大幅逐季、逐年減少,折舊攤提負擔減輕,等於更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也有助於產品的競爭力以及拉低面板生產線獲利門檻。(20110301本社公關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