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最新消息
2
活動
3
20110506 從Sony投資縮手看日面板廠的下一步 4
https://www.ilcd.com.tw/ 國際液晶有限公司
國際液晶有限公司 814 高雄市左營區大順一路260號3F~6
Display產業 日本JDI暨台灣雙虎的蛻變本社研究部2025 9/6    本社對面板及光電、半導體的長期經營,特別在光電超過30年;對世界的光電眼球產業,有一定的影響力及深度觀察。       日台的產業與政府角色、社會的現象發展,非常的類似與接近;同時強烈且直接受大陸的政策及產業影響,而且還有一個韓國在冷眼漁利日台。      不過台日韓都停止了大金額投資與新技術布局,只維持利基的強化,在m&mLED的部分。JDI-AUO-INLX營收的蒸發、單價降低,應用成熟、轉向收斂,台灣政府、關稅不力,中韓集中應付台廠下一棋。     所以本社產業首席顧問給台廠建議沒變。(2022/下~2026/下 都維持一律的看法與建議,請看過去的最新消息) JDI並在2025 5/15日宣布,將在全球進行裁員措施,其中日本國內將藉由招募自願離職等措施裁撤約1,500人。上述招募措施將在6月16日-8月25日期間實施,預定離職日為7月31日以後,對象為日本國內所有據點的正職員工以及契約員工。截至2025年3月底,JDI日本員工人數為2,639人,此次的裁員比重高達近6成。 JDI表示,藉由裁員、茂原工廠停產、以及將生產集中至石川工廠等措施,目標在2026年度讓本業(合併營益)轉盈。 JDI會長兼CEO Scott Callon將為業績不振負起責任、將在6月1日引咎辭職,由生產本部採購統括部部長明間純接任社長兼CEO。Scott Callon 15日透露,海外也考慮以和日本國內同程度的比重進行裁員。 JDI並表示,計劃在2025年10月1日將車載面板相關事業分拆出去、設立子公司「AutoTech」,期望藉此能更易於從外部籌措資金、尋求和其他公司合作。 友達7月營收減少4.5%,創近九個月新低2025-08-09 07:10近日,友達(2409)宣布其7月合併營收為209.22億元,較上月減少4.55%,較去年同期下降15.85%,達到近九個月來的低點。這一數據顯示出友達目前在市場上的挑戰,尤其是在面對競爭對手群創(3481)營收雙增長的背景下。 友達7月營收下滑的背景 友達7月的營收表現不如預期,與群創的成長形成鮮明對比。群創7月合併營收達到192.64億元,月增4.07%,年增9.13%,而友達則面臨月減4.55%和年減15.85%的壓力。友達今年前七月的累計營收為1622.61億元,年增率僅有2.3%,這反映出友達在市場競爭中面臨的挑戰。這一營收數據的下滑可能與全球面板需求疲弱和價格壓力有關,進一步影響了公司的財務表現。 市場對友達營收下滑的反應 在友達公布最新營收數據後,市場對其股價和交易量的反應值得關注。儘管目前尚未有具體股價變動數據,但投資者對於友達未來的營運策略和市場定位可能會持觀望態度。法人機構可能會重新評估對友達的投資策略,考慮到目前的營收表現以及未來市場需求的變化。 未來關注的關鍵指標 展望未來,友達需要密切關注全球面板市場的需求變化和價格走勢,這將直接影響其營收和利潤。此外,友達在技術創新和產品多樣化方面的進展也將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未來幾個季度的財報和市場策略將成為評估友達能否逆轉當前營收下滑趨勢的重要指標。 群創7月合併營收創16個月新高,月增4.07%,年增9.13%2025-08-09 07:38 近日,群創(3481)公布了最新的7月合併營收數據,顯示其營收達到192.64億元,創下16個月來的新高。這一數字不僅較上個月增長了4.07%,還較去年同期增長了9.13%,顯示出其在市場中的強勁表現。相較之下,競爭對手友達(2409)則面臨營收下滑的挑戰。 群創營收持續增長,累計前七月 年增5.14% 群創在今年前七個月的累計營收達到1314.28億元,年增率達到5.14%。這一增長勢頭顯示出群創在面板市場中的穩定發展能力,特別是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群創的營收增長主要得益於其在技術創新和市場需求上的積極應對。 市場反應與競爭對手狀況 在群創公布其強勁的營收表現後,市場對該公司的信心有所提升,這也反映在其股價的表現上。與此同時,友達的營收數據則顯示出其在市場中的挑戰,7月合併營收為209.22億元,月減4.55%,年減15.85%。這一表現差異強調了群創在市場競爭中的相對優勢。 未來觀察重點 展望未來,群創需要持續關注全球市場需求變化以及技術創新帶來的機會。特別是在面板技術快速演進的背景下,群創如何保持其技術領先地位將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此外,市場對群創未來營收增長的預期也將影響其股價走勢。(本社研究部20250906) https://www.ilcd.com.tw/hot_522388.html 20250906 Display產業日本JDI暨台灣雙虎的蛻變 2025-09-06 2026-09-06
國際液晶有限公司 814 高雄市左營區大順一路260號3F~6 https://www.ilcd.com.tw/hot_522388.html
國際液晶有限公司 814 高雄市左營區大順一路260號3F~6 https://www.ilcd.com.tw/hot_522388.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9-06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ilcd.com.tw/hot_522388.html

Sony投資縮手看日面板廠的下一步2011/05/06
Sony投資夏普(Sharp) 10代面板產線一事,真是好事多磨。20082月起,夏普與Sony就開始展開共同合資面板10代線事業的談判,原本計劃在20089月就會達成協議,然孰料當年金融海嘯爆發,當時雙方同意Sony延後1年再行投資,夏普則如當初計畫,開始興建廠房。
Sony與夏普合資 好事多磨

2009
7月,雙方終於簽訂合作備忘錄,Sony宣布初期投資夏普的10代線,金額為100億日圓(1.23億美元),最終將取得此投資事業34%股權,並負擔營運成本的34%,取得34%產出量。此條10代面板產線,生產玻璃基板尺寸為2,880mm x 3,130mm,滿載月產能設計為7.2萬片,若切割42吋液晶電視用面板,每片可切割15片;若切割40吋液晶電視用面板,則可切割成18片;若切割大尺寸電視面板,則60吋可切割6片、50吋可切8片。
孰料面板產業詭譎多變,
Sony近年營運績效不彰,液晶電視銷售同樣虧損連連,導致Sony20114月宣布延緩對夏普10代線的出資計畫。事實上Sony除延緩對夏普10代線的投資外,市場盛傳Sony與三星合資的面板廠S-LCD,近期也正進行減資動作。
市場沒有永遠的敵人

回顧
Sony與三星攜手籌設7代、8代面板產線,後轉與夏普合資籌設10代面板產線,到近日宣布暫緩面板廠投資一事,Sony近年的策略轉變,透露出整體產業的變革與液晶電視市佔板塊的消長。
早期促使
Sony決定與三星攜手合資設立液晶面板產線主因,與當時夏普為日系最大液晶電視品牌廠商有關。同時夏普投資6代線,並採取一條龍營運模式,從面板、系統組裝到品牌銷售均一手包辦,讓昔日CRT霸主Sony備感威脅,而後並轉向尋求與南韓業者三星合資籌設面板產線。
Sony與三星合資設立面板產線後,儘管
Sony可因此確保面板穩定貨源供應,以更好的產業垂直供應鏈布局,面對夏普等業者的競爭,但同時也因Sony加持與資金挹注,讓韓系業者包括三星在液晶電視市場有更好的發展契機,同時三星透過優質產品設計與優異的通路策略運用,近年一舉擊退Sony、夏普、飛利浦(Philips)等廠商,穩坐全球最大液晶電視品牌廠商寶座。
反觀
Sony近年在液晶電視市場的布局與發展,Sony雖然在Bravia品牌確立後,在液晶電視銷售開始有更好的成績出現,但近年液晶電視銷售無法脫離虧損、擺脫不了整體營運銷售成績及成長力道不如預期等陰霾,讓Sony不得不重新思考面板投資策略,同時為消弭三星在液晶電視市場獨大的態勢,Sony20097月轉與夏普攜手,合資設立10代面板產線,並希望透過面板的規格與技術差異性,能在液晶電視市場扳倒三星,重拾往日電視霸主雄風。
內外因素夾擊 Sony面板投資策略再變
Sony宣布與夏普合資設立10代線後不到2年時間,對應內部與外在環境變遷,讓Sony再度對面板投資進行調整,並宣布暫緩對其與夏普合資的10代線資金投資計畫。一般認為,造成Sony下此決定的主因,與下列幾點因素有關。
1,以市場面討論,液晶電視市場經由產品價格快速滑落,迄今發展趨於成熟,後續年均動輒30%以上的需求成長性不再,也讓業者不得不重新思索,朝更大尺寸面板投資是否有其必要性。
第2,從技術層面來看,除
TFT LCD外,對應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高色彩飽和度與省電等特性,對TFT LCD無疑是一潛在威脅,且以8代、10代面板產線比較,投資10代的OLED產線與TFT LCD產線,所需金額相差無幾,一旦OLED成本降低、良率提升,同時有能力與TFT LCD抗衡,難保面板產業不會一夕變天,也是SonyTFT LCD面板產業投資態度轉趨保守的原因之一。
3,面板產業投資負擔沉重,同時以近年面板業者獲利能力相較,其實面板產業已非好的投資標的。
4,近年無論面板上游材料、日圓走勢等,均處於快速升值局面,無疑讓面板產業營運壓力大增。
5Sony液晶電視銷售虧損數年,對Sony來說,如何回復正向獲利成當務之急。因此近年Sony外包策略動作持續加大,除出售液晶電視製造廠房外,對台面板採購量能也持續增加。事實上外包與對外採購面板的模式,對Sony營運提升幫助也大,某方面也是淡化Sony持續投資面板產線的主因。
少了Sony 夏普如何自處?
Sony宣布暫緩對夏普的10代線繼續投資後,同時外在需對應日本強震引發的後遺症、日本當地液晶電視銷售量能快速萎縮等處境,夏普此時無疑面臨蠟燭兩頭燒的窘境,外傳其資金調度已捉襟見肘。
由於日本甫於
2010年結束對節能環保的液晶電視汰換補貼政策,讓2011年日本液晶電視銷售恐將較2010年出現負成長,而夏普液晶電視業務又有60~70%銷售量以日本本地為主,同時日前日本東北外海發生強震,更讓夏普近期營運雪上加霜。
因夏普業務面遭逢困頓,同時其面板出海口又以日本當地為主,讓夏普欲尋求
Sony以外的合資業者,或者誘發台廠與其有更深度的投資合作,有其一定困難性。日前儘管奇美電子與夏普進行面板銷售與技術等相關合作,但現今面臨液晶電視面板價格下跌已近1年、產能供過於求的陰影持續存在,讓雙方的合作仍僅於業務面與技術面。
現階段看來,大陸業者經由地方政府等資金協助,同時產業有其需要性,讓大陸業者對面板產業仍有一定的興趣,並促使夏普先前欲與大陸中電熊貓合作一事有所進展,進而或可舒緩夏普資金調度等的燃眉之急,然而大陸業者已更精明,對夏普僅出售
6代線的作法勢必無法滿足,因此Sony退出與夏普的合資案後,是否加速促成夏普與大陸業者在10代線上的合作,也將成為後續觀察重點。
(本社研究部)
 

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