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最新消息
2
活動
3
20120224 Smart TV的「智慧之路」知易行難? 4
https://www.ilcd.com.tw/ 國際液晶有限公司
國際液晶有限公司 814 高雄市左營區大順一路260號3F~6
光電面板與半導體成熟製程都有一定的挑戰!本社公關部 2024 10/7     面板業如本社的預期,2024/4Q旺季不旺,整年大概持平.2025仍然未見春訊,而且台系OLED及micro-OLED缺席,車載產品也因市場觀望,大品牌客戶也十分競爭.     這3年面板光電與半導體成熟製程,都需要轉型與升級的投入及嘗試.以這次PSMC-SBI控股 vs PSMC-印度TATA事件,iLCD深感困惑.估計也會影響市場與客戶的期待.雙虎面臨紅色挑戰的時間比半導體早,並且產業的護城河也早就不見.更需要借鏡與決心.(20241007 本社公關部) 力積電仙台廠生變!日本SBI控股突聲明「解除合作」,力積電深夜回應 2024.09.27|半導體與電子產業 (9/27 23:00更新力積電聲明) 晶圓代工廠力積電(力晶積成電子製造,PSMC) 9月26日剛宣佈與印度塔塔電子合作設全印度第一座12吋晶圓廠。然而,27日卻傳出與日本SBI控股(SBI Holdings)在宮城縣仙台建晶圓廠的合作案生變。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SBI控股公司決定解除與力晶電簽訂的半導體製造合作, 主要因為力積電由於業績惡化,告知SBI控股無法承擔該業務的風險。SBI控股表示,會持續在宮城縣建設半導體工廠,將尋找新的合作夥伴。 2023年成立合資公司並宣布建廠,原訂投資8000億日圓 《日本經濟新聞》指出,SBI控股於2023年8月與力積電成立合資公司,並於當年10月宣布在宮城縣建設半導體工廠的計劃,計畫在2027年量產車用半導體,總投資額預估約8,000億日圓,而在初期投資階段,政府預計提供最高1,400億日圓的補助。 根據SBI控股發布的聲明,SBI控股與力積電於2023年7月5日達成基本協議,決定在日本設立半導體工廠的準備公司,並計劃最終成立合資企業;隨後,SBI集團全額出資設立了JSMC株式會社,當年10月決定了工廠建設地點,並於10月31日與力積電、JSMC及宮城縣簽訂基本協議,前提是獲得政府的補助金,以進行工廠建設。SBI控股指出,根據與力積電簽訂的基本協議,該公司進行了「工廠選址支援」、「政府補助金談判支援」、「資金籌措計劃」等工作。 「然而,力積電通知本公司,由於難以繼續推動日本國內的半導體製造業務,決定終止該計劃。」SBI控股並提到,原本計劃以力積電的技術移轉及其代工經驗為基礎,推動JSMC的半導體製造業務。但在收到力積電的通知後,經過深思熟慮,決定無法繼續與力積電合作進行該項目。 SBI控股維持在宮城建廠計畫,將另尋夥伴 儘管和力積電的合作終止,但SBI控股決定繼續與多家潛在事業合作夥伴商討,計劃在宮城縣推動晶圓製造廠及後端製程加工廠、生成式AI資料中心等多項事業, 「因為半導體事業對日本經濟及製造業有著極大的社會意義,因此將繼續從多方面拓展該業務。」 SBI控股並舉例近期在半導體和AI方面的其他合作案,包括今年5月與從事半導體與電子零件銷售及技術支援的Lester株式會社,達成資本業務合作;8月與開發AI技術解決方案與AI半導體的Preferred Networks株式會社,簽訂了次世代AI半導體開發及商業化的合作協議,持續擴大半導體業務的聯盟。SBI控股的聲明最後提到,「儘管與力積電的合作解除令人遺憾,但本公司將努力推動更大規模的半導體相關事業。具體事項將在與合作夥伴確認後公佈。」 力積電聲明:關於力積電與SBI合作建廠1. 此案為Fab IP模式,力積電提供建廠顧問、人員培訓以及技術移轉,並向合作方日商收取服務費、權利金。力積電並無入股主導新廠營運的規劃2. SBI方面向日本經產省申請設廠補貼,並獲日本政府支持。然而經產省補貼政策規定,獲得補貼的廠商需保證新廠必需連續量產十年以上,由於金融業出身的SBI方面並無半導體產業經驗,經產省要求力積電必需共同承擔保證責任3. 力積電為台灣股票上市公司,為沒有主導性持股的日本新廠保證營運,將違法我國證券交易法,因此力積電董事會已於月前董事會確認停止日本新廠合作計畫,並派員前往經產省當面向主管官員說明,亦已發函告知SBI此訊息4. 由於此案純屬收費服務、技轉的Fab IP模式,力積電終止與日本合作方籌設新廠,與力積電本身盈虧無因果關係.(本社公關部20241005) https://www.ilcd.com.tw/hot_500244.html 20241007 光電面板與半導體成熟製程都有一定的挑戰 2024-10-13 2025-10-13
國際液晶有限公司 814 高雄市左營區大順一路260號3F~6 https://www.ilcd.com.tw/hot_500244.html
國際液晶有限公司 814 高雄市左營區大順一路260號3F~6 https://www.ilcd.com.tw/hot_500244.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10-13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ilcd.com.tw/hot_500244.html

Smart TV的「智慧之路」知易行難? 2012/02/24

液晶電視品牌龍頭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2012年美國國際消費性電子展(CES)展出的Smart TV,成為各種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焦點,語音辨識、手勢操控,Smart TV使用者儼然就把「未來科技」操之在手,讓智慧電視成為液晶電視產業界看好的前瞻性產品。
眾液晶電視品牌廠不遑多讓,整合可攜式終端產品的高階電視比比皆是,不管是韓廠、日廠,甚至是後起之秀的大陸電視品牌,都把下一個生死鬥的主戰場,拉到了次世代電視領域。
三星電子喊出豪語,2012年液晶電視出貨5,000萬台,其中有50%Smart TV。平心而論,以2011年來說,三星在液晶電視市場全球總銷售量估計達4,700萬台水準,這個目標對三星來說,絕非不可能的任務,三星Smart TV也幾乎快成為智慧電視的代名詞。
另一方面,引領起整合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平板電腦(Tablet PC)、軟體平台與個人電腦(PC)的數位浪潮,正是IT巨人蘋果(Apple)。當已故蘋果創辦人Steve Jobs在其自傳中,留下對於次世代電視的隻字片語時,傳統液晶電視品牌大廠無不打從心裡盤算,如何才能趕在蘋果旋風襲捲前,奪下數位家庭的中心地位,畢竟在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領域,蘋果產品影響力實在不可小覷。
儘管這些一線科技公司再度在2012年初炒熱智慧電視話題,然而使用者要問的是,究竟智慧電視「如何智慧」?蘋果新一代電視、Google新一代電視風聲四起,部分電子產品甚至被預言在不久的將來會逐漸消失,例如遊戲機、藍光播放器等等,使用者也不再需要太多不必要的電視頻道,可以藉由自我喜好付費購買,主動權都將操之在使用者之手,智慧電視納入了社交、遊戲等功能,看電視不再只是被動的接收資訊。
儘管如此,2011年下半傳出南韓Smart TV用戶同時開機下載網路資料,卻因為流量暴增而造成寬頻網路服務癱瘓的事件,此事件使得南韓電信業者KT開始限制三星Smart TV的網路存取。儘管事後KT與三星電子達成共識,KT也表示並非完全因為Smart TV網路流量過大而造成網路癱瘓,但基於南韓網路速度位居全球第2,智慧電視使用的網路頻寬問題,值得各地市場借鏡。
事實上,從Smart TV暢銷但出現網路資源不足的例子觀察,智慧電視的「智慧之路」在實行上,並非想像中容易。可以從幾個層面探討,首先是內容平台的完整性,蘋果的iTunesApp Store相對完整而豐富,成為眾品牌廠學習效法的對象。
不過,就算是蘋果在軟體上有優勢,仍要與大媒體集團商量內容供應的問題,但是傳統內容供應商卻未必要藉由智慧電視來賺取更大利益,畢竟目前現行內容業者利潤已然龐大;而站在使用者角度,不論是用哪一品牌的智慧電視,最重要的還是誰的內容夠好、夠新、應用程式夠豐富,而非大同小異的硬體。
其次,從智慧電視所使用的網路頻寬環境來說,並非每個地區都能夠有足夠流暢的網路管道,而當每個家庭同時開啟智慧電視,上傳下載影音內容或應用程式時,網路負荷的程度將成為極大考驗。試想,1家人興高彩烈的付費選擇觀賞1場精彩的NBA賽事轉播,當林書豪帶領紐約尼克隊縱橫球場林來瘋時,卻出現「卡卡」的不流暢感,觀眾可能就這樣錯過精彩鏡頭,豈不失去智慧電視的「智慧」本意?
再者,使用智慧電視「上網社交」的必要性是否存在?圖像化的人機介面勢在必行,但電視機不若可攜式終端產品具有個人化的特色,也不專走「SoLoMo(Social,社群;Local,在地化;Mobile,行動平台)路線,運用行動裝置便利移動的特性,處理細瑣斷裂的網路資訊,似乎並不是家電王者電視的主要功能。較可行之路應是成為整合數位家電的管理中樞,但要同時整合到除了行動裝置以外的電器用品,這未來科技之路恐怕還有待發展。
至此,雖然智慧電視目前在實用性上仍充滿許多爭議地帶,就市場表現來看,高端智慧電視的滲透狀況也不如想像中快速,但從2012年智慧電視的發展中,未來數位家庭的雛形儼然誕生。
玻璃大廠康寧(Corning)曾拍攝過1部充滿未來感的宣傳影片,影片中使用玻璃的裝置無所不在,舉凡大尺寸顯示器、手機、電腦、電子書、看板等等,貫串其中的,事實上就是智慧電視發展背後的數位匯流概念。
高度IT化的電視產品,能否短時間內改變人們的使用習慣還值得觀察,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普及所花的時間也不算長,破壞性的創新常能引領科技產業變革,小小1個想法往往能夠改變世界,智慧電視所帶來的想像空間仍無限寬廣。
(本社公關部20120224)

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